“冯坚妮可以进门,但霍家的一切事务无论何时,都必须以长房为先,家族产业也必须归长房所有。”
这是霍英东在迎娶二房时,他母亲在吕燕妮面前说的话,堪称给了吕燕妮一个明了的承诺。霍英东满怀喜悦地迎娶了吕燕妮,但因孩子的事,霍英东晚年时却多次深感后悔。
提到爱国商人,霍英东常说自己排第二,那敢有人说自己是第一?在抗美援朝期间,得知志愿军急需药品时,他四处筹集,通过各种渠道购买药物,甚至亲自飞往加拿大,运回数百箱急需的药品。
此举引起了当时英国殖民当局的不满,他们通过海上封锁试图阻止这些药物的运送,霍英东不惜花费巨资疏通,最终以最艰难的方式把药物送到中国。
此外,朝鲜的冬季异常严寒,志愿军急需棉衣和棉鞋,霍英东得知后立即采购了大量棉花和橡胶,通过海运送往战地,解决了志愿军的燃眉之急。
有传言说,如果没有霍英东的帮助,志愿军的伤亡人数可能会翻倍。虽然这一说法显得夸张,但官方并未出面澄清,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霍英东对志愿军的巨大贡献。
展开剩余75%霍英东的行动最终激怒了英国殖民当局,霍家的许多事业遭到了限制。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他便来到澳门,开始在那里打拼,创立了全新的商业帝国。
他和赌王何鸿燊本是学长和学弟的关系,在霍英东的建议下,何鸿燊开始投资房地产,进而带领何家走向了辉煌。因此,在霍启刚结婚时,即便坐着轮椅,霍英东仍旧亲自出席婚宴,用行动向外界证明,霍家即使失去了霍英东,仍然有何鸿燊支撑。
霍英东与何鸿燊一样,亦有三房妻子和十个子女,但家族继承问题却从未引发争议,这离不开霍家主母刘三的一锤定音。在香港一夫多妻制尚未废除时,霍英东的三房妻子分别为吕燕妮、冯坚妮与林淑端。
霍英东与吕燕妮的缘分开始于霍家刚刚起步时。那时,霍英东在外为家族打拼,吕燕妮则在家中为家庭尽职尽责,两人携手共渡艰难时光,才有了后来的霍家盛名。霍母对吕燕妮非常满意,尤其是她为霍家生下了三男三女,这为霍母打下了“旺夫命”的评价。
然而,1958年,霍英东突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冯坚妮在分手后,嫁给了别人,但婚姻并不幸福,丈夫对她冷漠,最终冯坚妮带着孩子离开了丈夫。霍英东得知后,决定将她带回家,但此举却遭到了霍母的强烈反对。霍母始终不喜欢冯坚妮,认为“长房为先”的原则不可动摇,也担心儿子会因为财富而改变心性。
最终,霍英东依然决定娶冯坚妮,而这一决定得到了吕燕妮的支持。霍母同意了,但提出唯一的条件:长房的继承权不可改变。由此,霍家在后来的财富分配中,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争执。
霍英东对冯坚妮与她的孩子极为疼爱,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子女,甚至将冯坚妮的儿子霍文芳入了霍家族谱,给予他一定的继承权。
冯坚妮为霍英东生下了两个孩子,性格乖巧,深得父母喜爱。而霍文芳,则让霍英东头疼不已。他生活奢华,住在大别墅,身上穿着奢侈品,钱包里塞满了钞票,理应心存感激,但霍文芳却选择了做出背离家族的事情。他开始借霍家的名义从事商业活动,虽然初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霍英东早已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并切断了他的所有收入来源。
霍英东对于霍文芳的无理行为十分失望,但依然选择放软态度,在外界的压力下,通过各种途径为霍文芳保释。直到霍母去世后,霍英东才公开了冯坚妮和霍文芳的身份,而此时外界的反应可想而知。
显然,这一切与霍母的意见有很大关系。为了保护霍英东作为爱国商人的形象,霍家不愿意公开这些不光彩的事情。霍英东则为冯坚妮付出了补偿,他花费数亿在香港购买了别墅,将冯坚妮安排在其中,保证她们余生的安稳。
然而,霍文芳并没有因此安分守己。他飞往美国后,在美国竟从事非法走私军火的勾当,最终被美国警方盯上。霍英东得知后大发雷霆,并发布最后通牒:“若霍文芳继续做不法之事,我将把他从家族中除名。”尽管愤怒,霍英东最终选择了退步,保释霍文芳出来,继续容忍他短暂的平静。
霍英东去世后,霍文芳继续过着啃老的日子,甚至将霍英东当年为冯坚妮买的豪宅卖掉,只为换取母亲一套较小的房子。而当他把钱花光后,便开始打算重新分配霍家的遗产,甚至将霍震寰与霍震宇告上法庭,要求按二房子女重新分配遗产。
然而,霍家人从未给予霍文芳任何支持,法院最终也无法给出明确判决。如今,霍文芳除了母亲的依赖外,其他兄弟姐妹对他态度冷漠,连打电话都不愿意接。
霍文芳的结局令人唏嘘,但追根溯源,谁也无法否认——他如今的境遇,主要还是源于自己始终把所有的不幸归结于他人。
发布于:山东省商赢配资,配资658,正规股票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