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达优配,能加杠杆的炒股软件,加杠杆怎么炒股,股票杠杆哪个平台最好用

您當前的位置: 主頁 > 重大危險源與風險辨識管理制度

重大危險源與風險辨識管理制度

發表于:2020-07-01 來源:江西隆錦生態環境建設有限公司

江西隆錦生態環境建設有限公司管理制度

                        LJST-05-01-2020

                                    

 

 

 

 

重大危險源控制與風險辨識管理制度

 

 

 

 

 

 

 

江西隆錦生態環境建設有限公司

2020年2月編

 


??次

??言 2

1 范圍 3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3

3 術語和定義 3

4 職責 5

4.1 總經理 5

4.2 分管安全副總經理 5

4.3 安全管理部 5

4.4 各部門、項目部 5

4.5 班組 6

5 管理活動的內容與方法 6

5.1 安全風險辯識體系 6

5.2 危險源與安全生產風險的辨識 6

5.3 危險源安全風險的評估 7

5.4 危險源安全風險辯識的準則 7

5.5 危險源安全風險辯識的程序 8

5.6 危險源安全風險的控制 8

5.7 登記建檔與備案 9

5.8 監控與管 9

5.9 危險源動態管理 10

5.10 安全警示標志和警示牌 10

6 檢查與考核 12

7 報告和記錄 12

附錄A(規范性附錄)表格樣式 14

附錄B 規范性資料 26

 

??言

 

本制度是依據《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管理暫行辦法》水安監〔2013〕189號、《水利水電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提出的要求起草。

本制度由江西隆錦生態環境建設有限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提出。

本制度由江西隆錦生態環境建設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歸口并負責解釋。

本制度起草人:

本制度審核人:

本制度批準人:

 

 

 

 

 

 

 

 

 

 

 

 

 

 

 

 

 

 

 

 

重大危險源控制與風險辨識管理制度

1 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江西隆錦生態環境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重大危險源控制與風險辨識管理的職責、管理活動的內容與方法、檢查與考核、報告與記錄等要求。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重大危險源控制與風險辨識管理。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SL 721-2015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

GB/18218—2009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

GB/T 33000—2016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

DL/T 5274-2012   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險源辨識及評價導則

GB/6441-1986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

GB/T13861-2009  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

水安監[2017]344號   水利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危險源

指一個系統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可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或環境破壞的、在一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可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域、場所、空間、崗位、設備及其位置。它的實質是具有潛在危險的源點或部位,是爆發事故的源頭,是能量、危險物質集中的核心,是能量從那里傳出來或爆發的地方。

3.2  

重大危險源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3.3  

LEC法

對具有潛在危險性作業環境中的危險源進行半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包含三種因素: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D來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即: D=L×E×C。風險分值D=LEC。D值越大,說明該系統危險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

3.4 生產過程

勞動者在生產領域人事生產的全過程。

3.5 危險和有害因素

可能對人造成傷亡、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導致疾病的因素。

3.6 風險

是指在某一特定環境下,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內,某種損失發生的可能性,風險是由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風險損失等要素組成。

3.7 人的因素

在生產過程中來自人員自身或人為性質的危險和有害因素。

3.8 物的因素

機械、設備、設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險和有害因素。

3.9 環境因素

生產作業環境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

3.10 危險點

通常指風險存在的部門和部位。

3.11 差異化管理

是建立在多元思維基礎上的精細管理,是對各項管理工作“劃一”的無差別化做法的“反動”。

4 職責

4.1 總經理

4.1.1 組織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重大危險源管理的法律、法規及國家標準;

4.1.2 組織建立健全公司重大危險源管理系統和安全風險管控體系;

4.1.3 組織制定重大危險源管理規定。

4.2 分管安全副總經理

4.2.1 利用公司重大危險源管理系統,督促各部門、項目部做好預警、預測、預案工作、安全風險的辯識工作。

4.2.2 組織建立重大危險源的檔案登記、檢測、評估、監控管理,批準重大危險源清單,落實安全技術方案的實施;

4.2.3 完善公司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開展演練,落實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4.2.4 參加并協助重大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4.3 安全管理部

4.3.1 負責定期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的組織實施和匯總工作;

4.3.2 確定公司重大危險因素,并編制重大危險源清單,協同各部門制定安全技術方案;

4.3.3 監督、審核相關部門制定的重大危險因素控制措施。

4.3.4 對安全風險辨識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整理和歸檔。

4.4 各部門、項目部

4.4.1 負責作業活動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并列出清單報安全管理部;

4.4.2 制定重大危險因素的管理方案或控制措施,并報安全管理部審核確認;

4.4.3 負責重大危險因素管理方案或控制措施修改、補充;

4.4.4 組織或聘請有資質的人員對項目危險源進行定期檢測、評估。

4.4.5 建立本部門、項目部安全生產風險辯識管控體系;

4.4.6 對作業活動、設備設施、物料等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辯識和評估;

4.4.7 對辯識出的安全生產風險確定風險等級,制定差異化管控措施;

4.4.8 對管理和施工人員告知安全風險和控制措施。

4.4.9 對安全風險辨識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整理和歸檔;

4.4.10 對相關方安全風險辯識、管控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4.5 班組

4.5.1 組織班組成員對作業活動、設備設施、物料等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辯識和評估;

4.5.2 對安全風險辨識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整理和歸檔;

4.5.3 通過班前會、班后會、每周的安全活動日進行安全風險的教育和告知。

5 管理活動的內容與方法

5.1 安全風險辯識體系

5.1.1 安全管理部是公司安全生產風險辯識的主管部門;

5.1.2 各部門兼職安全員是本部門安全生產風險辯識責任人;

5.1.3 各項目部建立項目部安全風險辯識和評估組織體系,成立由項目經理、副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部管理人員、班組長和作業人員組成的安全風險辯識小組。

5.2 重大危險源與安全生產風險的辨識主要依據

5.2.1 依據DL5274-201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重大危險源辯識及評價導則、SL 721-2015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施工過程中和自然災害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辯識:

5.2.2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安全管理制度

a)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及其他要求;

b)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c)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各部門、崗位安全生產職責;

d)部門及人員消防安全生產職責;

e)崗位和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f)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

5.3 危險源安全風險辯識的準則

5.3.1 根據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對安全風險進行辯識和評估;

5.3.2 對作業活動、設備設施、物料等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辯識和評估;

5.3.3 安全風險評估時,至少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三個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進行分析。

5.4 重大危險源與安全生產風險的辨識對象與范圍

5.4.1 人的作業行為

a) 安全教育培訓;

b) “三類”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

c) 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d) 勞動紀律和安全操作規程;

e) 佩戴和使用安全防護用品;

5.4.2 施工作業活動

a) 施工作業類

b)大型設備類

c)施工場所類

d)物質倉儲區

e)生活區、辦公區

f)大型活動等

5.4.3 環境

a)粉塵;

b)噪聲;

c)廢氣;

d)廢水;

e)固定廢棄物;

f)振動;

g)輻射等。

5.4.4 危險源辨識是識別危險源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危險源辨識包括對施工安全、自然災害等危險源的識別,并對其性質加以判斷;

5.4.5 按導致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直接原因進行分類,將產生過程中的危險源分為六種類型(見附表B.1);主要辨識區域有:大型設備設置區、施工場所、材料物資存放區、生活區、辦公區、大型活動區等。

5.5 危險源辨識方法

5.5.1 安全檢查表分析法(SCL):適用于施工期評價。

5.5.2 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適用于各階段的評價。

5.5.3 作業條件-管理因子危險性評價法:適用于各階段的評價。

5.5.4 預先危險性評價法:適用于預評價。

5.5.5 各部門、項目部以班組為單位,結合本崗位的各種作業和設備,查找分析危險點。發動員工通過對作業活動的各個流程進行分析、討論,綜合運用詢問和調查、現場勘查、查閱有關記錄、獲取有關信息、習慣性違章排查法等方法查找分析危險源及其分布;

5.5.6 各部門、項目部危險源辨識應將危險源的辨識結果進行登記、匯總,形成危險因素清單;

5.5.7 對于其他可能出現的危險源,由各個項目的專職安全人員組織查找,制定符合各自項目特點的危險源辨識表或制度。

5.5.8 填寫“危險源辯識與風險評價表”(見附錄表A.1)。

5.5.9 還可以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風險矩陣分析法(LS)、風險程度分析法(MES)及適用本單位本工程的其它方法;安全風險辯識的具體方法祥見DL/T 5274-2012 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險源辨識及評價導則提供的辯識方法。

5.5.10 對于發現符合(水利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的危險源直接判定為重大事故隱患。

5.6 安全生產風險辯識程序

5.6.1 項目部在項目開工前,應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進行辯識。

5.6.2 對辯識出的安全生產風險應對管理人員和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風險的培訓教育和告知。

5.6.3 對自然災害風險向管理人員和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告知。

5.6.4 班組長應利用班前會、班后會和每周的安全活動日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風險的教育。

5.6.5 項目對辨識出存在安全風險的作業活動、設備設施、物料等進行評估,安全風險評估時,至少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三個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進行分析。

5.6.6 根據評估的結果,確定安全風險等級,實施分級分類差異化動態管理,制定并落實相應的安全風險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控制措施、個體防護措施等),對安全風險進行控制。

5.6.7 項目部對辯識出的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進行統計、分析,建立安全生產風險檔案。

5.6.8 班組長應作業過程中存在危險點進行分析,并在班前會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告知。

5.7 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的控制

5.7.1 根據安全風險評價的結果,確定哪些風險通過制定目標、安全管理方案加以控制。

5.7.2 對需制定目標、管理方案的安全生產風險,由風險所在部門或項目部制定目標和管理方案,并負責實施。

5.7.3 針對同一安全生產風險制定的目標和管理方案,需由部門、項目部和班組三級共同分工實施。

5.7.4 安全生產目標應與管理方案、隱患排查制度、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相一致。

5.7.5 按照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對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進行分析控制。

5.8 危險源安全風險的評

5.8.1 對識別的各類危險源進行安全風險分析、評估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確定危險等級,以便制定相應的控制的措施;主要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因素三個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進行分析;

5.8.2 各部門、項目部依據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法,對危險源辨識的危險因素進行評價并填入各類危險因素清單。各部門應將已有的危險源風險控制措施填入各類危險因素清單內;

5.8.3 根據“LEC”法確定的D值對危險辨識、風險評價結果進行危險級別的劃分;

5.8.4 各部門、項目部完成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措施的制定工作后,應將所形成的各類危險因素清單整理匯總;

5.8.5 各部門、項目部應對危險源辨識、評價及控制措施進行匯總審核、修訂、補充。保證辨識的周密性、正確性,評價的合理性,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5.8.6 LEC風險評價表(見附錄表B.2 );

5.8.7 附按危險性分值劃分危險等級的標準(見附表B.3)。

5.8.8 填寫“重大危險源辯識與分級評價表”(見附錄表A.2);填寫“重大危險源辯識與評價表匯總表”(見附錄表A.3)。

5.9 危險源安全風險辯識的程序

5.9.1 公司工程管理部對公司存在安全風險進行辯識和評估;

5.9.2 項目部安全風險辯識小組在項目部開前應對作業活動、設備設施、物料等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辯識和評估;

5.9.3 公司和項目部應對安全風險進行動態辯識和評估。

5.10 危險源安全風險的控制

5.10.1 建立危險源安全風險辨識、評價的工作流程,使相關人員清楚如何實施危險源的辨識與風險評價工作;

5.10.2 專職安全人員指導施工人員進行危險源安全風險辨識和對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工作;

5.10.3 項目部由項目專職安全員負責本項目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與管理工作;填寫“危險源(點)監控管理表”(見附錄表A.4)、“重大危險源監控記錄匯總表”(見附錄表A.5)

5.10.4 根據安全風險的嚴重程度確定管理負責人,填寫“危險源(點)監控管理表”(見附錄表A.4);

5.10.5 對辯識評估出的危險源安全風險應進行分類,制定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控制措施、個體防護措施等,對危險源安全風險進行管控填寫“危險源(點)監控管理表”(見附錄表A.4)

5.10.6 對危險源安全風險進行精細化管理,對不同類別的安全風險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管控措施;

5.10.7 對管理和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風險辯識知識方面的培訓;(見附錄表A.11)

5.10.8 公司和項目部應對辯識評估出的安全風險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向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告知;(見附錄表A.12)

5.10.9 班組長在班前會、班后會、周安全活動會上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風險教育的提示。

5.10.10 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熟知本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源,熟知控制和規避危險源的措施。不得麻痹作業、強行作業。要佩戴齊全防護用品后方可上崗工作;

5.10.11 現場的安全員要做好安全交底或技術交底工作(見JL-04.04-04),在工作時間必須到崗到位,認真巡查并做好記錄,必要時及時向項目經理報告;

5.10.12 項目經理作為項目安全的總負責人,要全面了解熟悉重大危險源的存在地點、形式、狀態以及控制的各種措施;

5.10.13 對管理方案,施工技術方案、安全措施實施后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工作(見附表A.6)。

5.10.14 各級安全管理人員應根據工程進度適時對危險源進行巡視檢查并填寫危險源巡查記錄表(見附表A.9)。

5.10.15 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對已辨識的危險源,應根據工程分工落實危險源管理負責人并填寫危險源安全管理責任落實表(見附表A.10)。

5.11 登記建檔與備案

1 

2 

3 

4 

5 

5.1 

5.2 

5.3 

5.4 

5.5 

5.6 

5.7 

5.11.1 對評價確認的重大危險源,及時登記建檔,附重大危險源檔案記錄表(見附表A.8);

5.11.2 每兩年至少對公司的重大危險源進行一次安全評估,并出具安全評估報告;

5.11.3 將重大危險源向主管部門備案;

5.11.4 重大危險源的生產過程以及材料、工藝、設備、防護措施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規、標準發生變化時,應當對重大危險源重新進行安全評估,并將有關情況向主管部門備案。

5.12 重大危險源預防

5.12.1 按照施工設計和規范要求,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5.12.2 根據規范、設計要求及施工方案對重大危險源部位進行防護;

5.13 危險源動態管理

5.13.1 根據施工特點及工程進展,對危險源實施動態的辨識、評價和控制;

5.13.2 告知已辨識的危險源和控制措施;

5.13.3 通過編寫作業指導書、危險因素控制卡等手段加以控制,確保危險源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5.14 安全警示標志和警示牌

在危險性較大作業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警示牌(內容包含名稱、地點、責任人員、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警示牌格式(見附表A.7)。

6 檢查與考核

檢查與考核的內容見表1。

1:                         檢查與考核的內容

序號

考核內容

考核標準

被考核崗位/部門

考核部門/單位

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辯識

辯識全面,無遺漏

項目部、班組

公司安全管理部、項目部

安全生產風險控制措施

措施全面

項目部

公司安全管理部、項目部

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統計表

統計表

項目部、班組

公司安全管理部、項目部

安全生產風險自然災害風險分級控制表

統計表

項目部、班組

公司安全管理部、項目部

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教育培訓表

培訓記錄

項目部、班組

公司安全管理部、項目部

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告知書

告知書并改造簽字手續

項目部、班組

公司安全管理部、項目部

1

表A.1 重大危險源辯識、分級評價表

辯識是否全面無漏項

項目部

公司安全管理部

2

危險源(點)監控管理表

有無管理責任人、現場監控負責人

項目部

公司安全管理部

 

危險源告知牌、警示牌

告知內容符合評審標準要求

項目部

公司安全管理部

7 報告和記錄

2給出了執行本制度形成的報告和記錄。

表1 報告與記錄

    序號

    編號

    名稱

    填寫單位/崗位

    保存地點

    保存期限

    1

    JL-05.01-01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表

    網站首頁  |   公司簡介  |   工程業績  |   新聞動態  |   誠聘英才  |   安全標準化  |   聯系我們

    電話:0791-83951335/18897965834   郵箱:1093532841@qq.com   郵編:330000  地址: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紅谷大道1376號紅谷經典大廈24樓

    Copyright(C)2016-2026  江西隆錦生態環境建設有限公司 贛ICP備16010822號 技術支持:百恒網絡

        • <i id="02rde"></i>

            1. <track id="02rde"></track>
          • <pre id="02rde"><label id="02rde"><th id="02rde"></th></label></pre>